环球关注:因研报存在可比公司选择依据不充分等四大问题,这名分析师被出具警示函,或供职华安证券
5月18日,安徽证监局披露一则处罚公告显示,一名名叫陈晓的分析师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资料图片)
安徽证监局指出,经查,发现陈晓署名发布的研报《“专精特新”智能仓储物流供应商,自研自产打造核心竞争力》存在可比公司选择依据不充分、盈利预测论证不充分、文字图表不一致、数据来源不明等情形。陈晓作为上述研究报告的署名分析师,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陈晓担任华安证券(600909)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
安徽证监局未指名陈晓所供职券商。此外,《》记者经过搜索后,发现网络上无此研报,说明该研报应已被删除,或是未经网络公开,仅提供给白名单客户。
但中证协官网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显示,名字为“陈晓”且执业岗位为分析师的仅有1人,即华安证券分析师陈晓。他2018年加入国金证券,2020年2月转任分析师。自2020年5月18日至今,陈晓加入华安证券并作为分析师执业。由于华安证券正属于安徽证监局辖区监管,因此受处罚的大概率是该分析师。
华安证券研究所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陈晓目前为华安证券汽车、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其拥有十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经历整车厂及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德国大众、大众中国、泰科电子。
安徽证监局指出,陈晓署名的上述研报不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20〕20号)第九条的规定,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66号)第六条的规定。根据《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决定对陈晓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今年以来屡有分析师或研报本身引发热议
今年以来,屡有券商分析师或研究报告话题引发热议,还有分析师因研报合规问题受到处罚。
今年3月1日,广东证监局发布了两则违反《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处罚,受处罚的二人均就职于某头部券商,其中一位为分析师,另一位则为销售人员。
广东证监局称,郭某在未经公司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将个人研究草稿提供给销售人员,最终引发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广东证监局还称,沈某文向公司研究人员获取未经公司审核通过的研究草稿,并发送给公司外部人员,最终引发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广东证监局决定对郭某、沈某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广东证监局还对二人强调称,在执业过程中,应严守合规底线,强化风险意识,坚持专业审慎,维护行业形象。
此外,2月24日,针对之前有分析师利用迷信制作研报一事,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明确将严厉打击利用风水学说预测股市等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监管实践中,发现部分证券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理论对证券及证券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或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背离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独立、客观、公平、审慎的基本原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和相关执业规范。
证监会对分析师发布研报提出四点要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证监会向各券商通报了2022年研究报告“双随机”的现场检查情况,共覆盖45家公司的300篇研报。
《通报》显示,从检查情况看,研报业务合规水平和专业能力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部分证券分析师研报制作专业性审慎性不足等问题,后续监管部门将对相关违规机构和从业人员从严问责。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未根据法规规范要求及时更新调整,比如:未建立互联网平台发布研报、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证券分析师公开发表言论前的内部报备制度;未建立健全市场影响评估机制;外部专家邀请、身份核实、合规要求告知等机制不完整。
二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比如:质控合规审核流于形式;调研活动未经事前审批,调研纪要未作为必备工作底稿;向公司备案的研报服务微信群不完整;四是证券分析师绩效考核打分依据未留痕,个别与研报业务存在利益冲突人员参与考核打分。
三是具体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个别员工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比如数据信息未标明出处、来源标注不明确或引自非权威渠道;研报依据不充分,仅基于局部信息简单推定、实际材料支撑不足,结论缺乏审慎性;工作底稿中留存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分析过程等内容不完整;未经质控合规审查向网下投资者提供投价报告或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造成不当言论传播等等。
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部分证券公司研报业务内控薄弱环节、部分证券分析师等从业人员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证监会着重强调了要遵守四大要求。
一是加强研报信息来源和留痕管理,打牢高质量研报坚实基础。包括加强信息收集环节管理,确保信息来源合法合规;优化信息来源核实机制,明确专项提级审核措施。
二是强化研报制作、审核、发布全流程内部控制,着力提升专业质量和合规水平,压实制作环节责任要求,确保研报专业审慎。证券分析师是研报观点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署名人员承担共同责任;强化审核环节管控,确保质控合规落实到位;加强发布环节审慎评估,确保重大事项提级审核执行有效;强化投价报告管理,提高投价报告质量等。
三是规范公开发表言论和客户服务活动管控,强化舆情风险管理。包括实施全面管理,确保业务活动管控有效;强化责任担当,规范员工公开发表言论;重视舆情管理,自觉维护公司和行业声誉。
四是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问责制度,促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包括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确保有效激励约束;加强人员管理,坚决杜绝无资质人员发布研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要求的人员予以严肃问责。